发改委官员:未来“一带一路”PPP投资或超20万亿

作者 来源:凤凰财经
发布 2017-06-17 15:15:34
浏览 1779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李苑)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副司长陈洪宛17日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国际研讨会”上表示,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预计下一个五年计划“一带一路”PPP投资或超20万亿元,这将由最终的路线模式来定。

     陈洪宛还表示,为了给基础设施投融资创造良好环境,发改委今年将“超常规”推进信任体系建设,这其中也包括“一带一路”信任体系的建设。

相关阅读:

专家:民企参与PPP存在起点不公平竞争问题

     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共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陈少强研究员17日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国际研讨会”上表示,目前民企在参与PPP项目时存在起点不公平竞争问题。

     财政部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455个财政部落地示范项目的签约社会资本信息已入库,签约社会资本共716家,民营企业(含民营独资和民营控股)262家,占比36.6%。

     陈少强发现,传统的基础设施项目(市政、交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民企投资占比明显低于总体水平,表明国企在这些领域比重偏高。同时,这些传统领域投资规模通常又很大;民企国企投资占比在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领域基本一致;而民企在水利建设、城镇综合开发领域占比偏高,这说明民企在创新方面具有优势。

     “虽然没有最新的数据,但民企投资额比重偏低的事实存在。”陈少强说。

     在他看来,民企和国企在参与PPP时存在起点不公平竞争因素。主要是地方政府在推进PPP项目中发现,与国企开展合作有利于分散地方政府政治风险、社会风险、法律风险和财政风险。

他表示,起点不平等问题,在东部沿海地区(民营经济发达)同样存在,也大多倾向于国企,即便是民企,也希望是上市公司的民企。

     同时,陈少强还认为,民企参与PPP时的过程也存在不公平现象,主要体现在政府采购(招标)过程不平等、融资渠道的不公平待遇。

     此外,陈少强说,在后PPP时期,民企企业的权益保障问题也很突出。一是缺乏PPP法,增加了民企参与PPP项目的不确定性;二是地方政府信用违约时,民营企业首当其冲。

声明:飞龙自创版权归飞龙传媒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除飞龙传媒官方自创文章外,飞龙传媒转载文章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不代表飞龙传媒立场。飞龙传媒尊重和维护知识产权和版权、著作权。如果在飞龙传媒网或者微信平台上发布或转发的文章或图片有任何侵权行为,请在平台发消息给我们,或者邮件联系(email:fdmedia@fdmedia.us)我们,我们会尽快为你删除或作出道歉声明!

恒丰银行 广告
SKW 广告
光华建材 广告
穆迪花园Moody 广告
元臣律师事务所 广告
印心堂蕭老師 广告
慧慈按摩&美容学校 广告
安稳保险 广告
中美文化联盟 广告
君临阁 广告
SKW 广告
凯旋地产 广告
第一德州贷款 广告
ALOAN 广告
完整修车厂 广告
Greenhouse 广告
美福药局 广告
专业保险王亚真 广告
北极星保险理财North 广告
商业地产税务减免法律咨询 广告
名姿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