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8日下午,在以石油,医疗,和航天闻名的南方德州休斯顿城西郊,第一届德州清华校友匹克球大赛在PICKBALL KATY球馆如火如荼地进行。比赛过程欢声笑语,严谨有序,“无体育,不清华” 。大赛包括51名校友和3位家属,有男双16队,女双8队,混双18队。
经过五个小时的紧张角逐,比赛结果如下:
男双
冠军: 曾文军/陈浩
亚军: 马喜庆/李雄
季军: 杨国强/马健
女双
冠军: 柯丹霞/姚玲妹
亚军: 尹长宇/李跃兵
季军: 孙沁/陶美洁
混双
冠军: 陈浩/尹长宇
亚军: 庭裕波/柯丹霞
季军: 王蕴刚/张红
(注:马喜庆(FL), 李雄(NJ),王蕴刚(CA))
马喜庆 (男双亚军,北美清华校友匹克球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首届德州清华校友匹克球大赛11月8号在得克萨斯州的凯蒂(Katy)市成功举行。此次赛事是继2023年匹克球项目首次纳入北美清华校友马约翰杯运动会之后,第一次由地方校友会主办的校友匹克球赛事。

图左起:曾文军,马喜庆(佛罗里达),陈浩
本次大赛由北美清华校友匹克球协会指导,休斯顿清华校友会主办,吸引了来自休斯顿,达拉斯,奥斯汀,佛罗里达,新泽西和旧金山湾区的50多位校友和家属前来参赛。此次大赛虽然是由地方校友会主办,但参赛人数却超过了前两届分别在华盛顿 DC和洛杉矶举办的北美清华校友马约翰杯运动会的匹克球比赛和在旧金山湾区举办的首届北美清华校友匹克球大赛的参赛人数。
休斯顿地区校友匹克球运动和南、北加州,多伦多等地区相比起步较晚,却是发展迅速。从一年前无人问津匹克球到今天成功举行匹克球大赛,而且把匹克球做为自己主要运动项目的校友越来越多,水平也越来越高。这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会进一步推动匹克球运动在休斯顿校友中的开展,也为明年4月将在休斯顿举行的第二届北美清华校友匹克球大赛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此次大赛,我是第一次做为参赛选手,没有参与任何的组织工作。做为前几次大赛的组织者之一,我深知组织一次比赛不容易。衷心地感谢休斯顿校友会,特别是大赛组委会组织这次比赛,为我们大家搭建了一个以球会友的平台。
陈浩 (男双冠军+混双冠军)
我身兼数职,是德州第一届校友匹克球比赛的组织者之一,休斯顿校友会副会长,北美清华匹克球协会秘书长。第一次打匹克球还是曾文军师兄在2025年的元旦拉着我去打球,从那时候起就喜欢上了这次运动。此次能够获得男双和混双冠军,多亏了曾文军师兄和尹长宇师姐长期以来一直耐心的陪我练球,指导我,以及他们稳健的球风在我冒失犯错的时候能给我托底。匹克球这项运动不仅能够健身强体,还是一个很有效的社交活动。希望接下来能跟大家一起能“健康打球和工作五十年”。

图左起:李雄(新泽西),马喜庆(佛罗里达),陈浩,曾文军,马健
曾文军 (男双冠军)
作为一名球龄仅一年的匹克球新手,这次能在首届德州校友大赛中与众多老友重逢,又结识了许多新朋友,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这项运动带来的快乐与温暖。特别感谢我的搭档陈浩师弟。从今年五月首次参加“六大马杯”比赛,到经过半年来的默契磨合,我们终于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男双冠军。作为本届比赛的组委会成员之一,我深切体会到组织一场赛事的不易。
尹长宇 (混双冠军+女双亚军)
感谢组委会和义工的无私奉献和把这次活动举办的这么隆重。感谢陈浩帮我培练了这么长时间,让我有很大的进步。也感谢兵姐(李跃兵)的快乐合作。让运动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欢笑和健康!
柯丹霞 (女双冠军+混双亚军)
第一届休斯顿清华匹克球组委会忙前善后真是花费了无数的心血,我们非常感谢。名次都是浮云,最重要的是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联络感情。我们能获奖是团队合作的结果。

(从左至右:柯丹霞,姚玲妹,尹长宇,李跃兵,孙沁,陶美洁【新泽西】)
姚玲妹 (女双冠军)
自从休斯顿校友会公布了11月德州比赛的消息,我在两三个月前壮着胆子报了名,之后就把每天的运动项目从乒乓球换成了匹克球。仰仗我的邻居校友柯丹霞师妹的精湛球技,这次在第一届德州清华匹克球大赛中拿到了女双冠军,非常侥幸和荣幸!
李雄 (男双亚军,新泽西)
谈到冠军,我和马哥都衷心祝贺曾文军/陈浩击败我们,赢得男双冠军!再加上另外两个项目也未“外流”,你们德州选手这次真是实至名归。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个“小秘密”:你们这次活动,很可能是迄今为止,除两次正式比赛外,北美校友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匹克球活动,打破了今年5月9日新泽西近30人的地区活动纪录。德州清华校友连女生参赛人数也破了我们的纪录(15位)!
庭裕波 (混双亚军)
太开心啦!这次清华校友会的匹克球比赛简直是大型"追星"现场!不仅跟各路大神校友同台竞技,还生平第一次见识了来自外州4.0+ 的高手和好多厉害的师弟师妹,太值了!最意外的是居然抱回了混双亚军!
孙沁 (女双季军)
这次比赛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这么多爱运动的校友们。在我看来,运动是最好的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机会。共同的爱好能跨越时间和地点,把我们联结起来;共同的拼博能让我们了解彼此的个性和魅力。生命不息,运动不止!

图左起:王蕴刚(加州),张红,陈浩,尹长宇,柯丹霞,庭裕波
王蕴刚 (加州,混双季军)
这次从旧金山飞来休斯敦参加清华校友首届德州匹克球赛,对我意义非凡。二十年前,我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地方正是德州,如今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倍感亲切。能与张红师姐携手拿下混双季军,更在球场上结识了许多热爱运动、充满激情的校友们,心中充满感恩。
杨国强 (男双季军)
我可能算是Katy华人中最早接触匹克球的一批人。十多年前我就在YMCA开始打匹克球,至今仍然保留着十年前“珍藏版“的球拍。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加入到这项运动中,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打法和活力。我亲眼见证了曾文军和陈浩从最初的青涩,到如今的成熟稳健,最终拿下比赛冠军的历程。在他们的感染下,越来越多的校友踏上了匹克球场,希望清华的紫色能在休斯顿形成一道独特而美丽的风景。记得当年在清华时,女生相对较少,但她们在各个方面往往都比我们男生更出色。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师姐师妹们在匹克球场上也会取得长足进步。

逐鹿赛场(王进执笔)
男双有16对选手参赛,刚好分为4个小组,每组前两名出线,前八名进行淘汰赛决出冠军。男双水平参差不齐,最低2.5, 最高4.5,除了本地陈浩曾文军,杨国强马健,王雁庭裕波等一众好手,还有从北加来的4.5高手王蕴刚,佛罗里达的马哥夫妇(马喜庆),和新泽西来的李雄。冠军组合陈浩曾文军在小组赛曾惜败王雁和庭裕波,而王雁和庭裕波又在八进四时意外落败掉出前四。
女双8个队,种子选手是Katy的尹长宇和李跃兵,以及糖城的柯丹霞和姚玲妹。她们在不同的小组中脱颖而出。值得一提的是姚玲妹应该是女生选手中年龄最大的(超过60岁)。最后的决战,柯丹霞和姚玲妹胜出夺冠。
混双有18个队,其中陈华栋会长携夫人是第二次摸球拍,此次参赛是精神鼓励。种子选手非陈浩和尹长宇莫属,当然,远道从佛罗里达来的马喜庆和曹力生已经名声在外,还有从新泽西来的李雄和夫人也是不容小觑。糖城的庭裕波和柯丹霞大有潜力。最后陈浩和尹长宇不负众望,把混双的金牌摘下来留在了德州,意义重大。
缘起:休斯顿清华校友匹克球协会
范成业: 清华休斯顿Pickleball简史 2024-2025 — 从1个人到100多个人
我第一次打匹克球是在2024年初。2024年10月,唐烨师妹建了一个匹克球群,拉来了匹克球大佬马哥(马喜庆)和郭毅师兄。热爱体育的清华同学瞬间加入,包括尹凤洁,曾文军,王进,周岩,岳斌。第一次清华校友匹克球活动开始了,在Green trails社区球场。虽然大部分同学都是第一次摸到球拍,很快就能打上几个回合。2024年圣诞节前后岳斌,陈浩,和曾文军带领大家练球。期间打球队伍逐渐壮大,郭毅师兄的球馆也红红火火的开始营业,校友们纷纷加入打球。
2025年5月在LA举行的第六届北美清华校友会。以曾文军和唐烨为代表的休斯顿校友们参会回来以后,筹划了两场大型比赛,包括第一届德州清华校友比赛。他们订场地,设计队服奖杯,找厂家订购。校友匹克球群空前活跃,比赛报名火爆,球衣被疯抢一空。于是就有了一次11月8号的第一届德州清华校友匹克球大赛的成功。另一个比赛规模更大,是明年四月的北美清华校友匹克球大赛。期待!

参赛人员名单
男双:陈浩/曾文军,刘舜华/李广大,王进/孙宁,庭裕波/王雁,杨国强/马健,张小牛/赵军,马喜庆/李雄,汪暐楠/汪相江,李泉/王栋,张岩/王鸣宇,陈华栋/王杭耀,邹春雷/周玮,郑辉/褚正国,王蕴刚/黄勇,陈永亮/满传建,付尧/宋卫星
女双:陈云捷/张亚,尹长宇/李跃兵,尹凤洁/雷秀冬,孙沁/陶美洁,姚玲妹/柯丹霞,张红/史月波,李坤颐/陆怡然,何欣怡/王思漪
混双:陈浩/尹长宇,褚正国/李坤颐,孙宁/陈云捷,刘舜华/张亚,李泉/李跃兵,王进/尹凤洁,汪暐楠/何欣怡,李广大/雷秀冬,范成业/孙沁,李雄/陶美洁,马喜庆/曹力生,王雁/姚玲妹,庭裕波/柯丹霞,黄勇/陆怡然,汪相江/罗洁雯,宋卫星/史月波,王蕴刚/张红,陈华栋/郑方园
(从东,南,西赶往航天城休斯顿参赛的部分校友。左一二是从奥斯汀过来的郑辉和褚正国)

义 工 留 言 + 花 絮
(第一届休斯顿清华匹克球比赛组委会合影,从左至右:曾文军,刘舜华,唐烨,陈华栋,郭毅,岳斌,李广大,陈浩)
陈华栋(休斯顿清华校友会会长)
我以会长身份在2024年参加费城的北美清华校友工作大会时,第一次听到了对匹克球运动的详细介绍。2025年,北美清华校友匹克球大赛组委会向休斯顿校友会提出未来承办全北美范围内的活动的愿景,我们很快选中了匹克球大赛这个活动主题。大赛组委会的负责人,长期孜孜不倦的服务于校友会。筹备期间,我近距离目睹了组委会所有成员任劳任怨、事无巨细的处理了与大赛相关的所有事务,完美展现了清华人的严谨求实、厚德载物的传统精神。
王栋 跟马喜庆师兄上次见面还是2017年初前后,这次再见面很是亲切。还认识了李雄师兄,也跟王蕴刚打了球。这种飞过来打球的精神是清华崇尚体育的真实写照!还见到了偶像卫星师兄。 最后要郑重感谢曾文军和陈浩把冠军留在德州!
雷秀冬 组委会邀请我报道此次大赛,我请大家写小作文,收到意外的惊喜。尤其是马哥写的作文实在是高屋建瓴,把这次的活动放在北美清华校友马约翰杯活动的时间地理框架中。编辑大家的风格各异的小作文,给校友们记录美好的回忆,真的是非常开心难忘的经历。
清华校友会供稿/小珑 编辑

